当前位置:首页 > 概况信息 > 领导之窗 > 王宜美 > 领导活动

在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技术培训班上的讲话

来源:资源站 发布时间:2018-01-03 10:36
相关文章:
  

在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技术培训班上的讲话

王宜美

(2017年12月20日)

    同志们:
    非常高兴参加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技术培训班。这次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成效,分析存在问题,研讨今后工作思路,做好新时代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工作。刚才,古田县政府党帅县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几个单位分别介绍了几年来工作的成效,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设性、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端芳站长、建民院长也讲了很好的意见,我都同意,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落实。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迫切要求。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开展全天候监测,健全覆盖所有资源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现在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生态产品、绿色产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些都是党和人民给予我们的期望,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二)这是省委、省政府的殷切希望。2016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福建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闽政办〔2016〕15 号),提出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对林地和森林、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森林公园等区域,开展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湿地保有量、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等监测,以及生态环境相关的生态指标评估与考核。2017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将对各设区市党委和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行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这些要求为我们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这是厅党组对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林业在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厅党组高度重视生态定位监测工作,把生态定位监测站建设列为关乎民生、推进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待,在资金紧、林业各项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在2014、2015连续两个年度,集中人力、物力,累计投入4100多万元资金,根据福建生态建设的需求和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各森林分区的生态重要性、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等因素,针对区域内地带性森林类型监测需求,在全省建成23个能够反映我省森林、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的基础信息与数据生态定位监测站,集成监测站网,并制定了《福建省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发展规划》。同时,省厅与23个定位站签订建设任务书,明确各站建设任务、建设进度;委托省林科院为主承担生态定位监测任务,负责联系国家林业局林业调查规划院、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指导定位站建设工作。
生态定位监测站开展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一项艰苦的、长期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工作。我省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站网工作刚刚起步,还存在发展不够平衡,数据采集不够完善,覆盖面不够广,成果运用不够等问题,还有许多工作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和开拓创新。因此,大家务必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森林生态定位监测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认真履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工作的监测服务水平
    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省政府办公厅提出的“全面设点、全省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的总体要求,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监管体系,为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中央有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在吉林等7个省市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于2017年12月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方案》指出,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形成相应的鉴定评估管理和技术体系、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要求各地区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业力量建设,推动组建符合条件的专业评估队伍,尽快形成评估能力。研究制定鉴定评估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保障独立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并做好与司法程序的衔接。为磋商提供鉴定意见的鉴定评估机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要求,为诉讼提供鉴定意见的鉴定评估机构应当遵守司法行政机关等的相关规定规范。
    (二)完善监测网络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已建成并初步形成了涵盖森林、湿地和荒漠三大陆地生态系统的监测网络,省级生态定位监测站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采用先进的数据记录和传输技术,采集了包括气象、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空气负离子、森林碳吸存等监测数据,丰富了我省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的本底数据,为研究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提供依据,为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提供基础,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提供数据支撑。下一步要按照国家、省有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站的服务功能和网络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省、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重点突出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网络,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开展监测和评价,客观、准确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今后还要通过对地观测、无人机遥感监测和地面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等手段,加强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湿地、生态公益林、沿海基干林带等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估。
    (三)实施分级监测管理。生态定位监测站是长期持续采集森林生态环境数据的研究站,涉及范围广,采集的数据处理技术要求高。要强调规范管理,实施分级监测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才能持续有效的做好森林生态监测工作。省林业厅负责制定监测站的发展规划及数据发布、培训交流、标准站建设等宏观管理,协调监测站的建设运行,具体管理工作由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负责,省国有林场管理局、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配合做好相关的监测站建设、维护、督促和指导。省林科院负责全省监测站建设的技术指导、运行管理、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开展学术交流,定期汇总上报监测站信息数据,负责监测站网数据管理中心和监测站网中心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完成年度监测任务,形成年度监测报告上报省林业厅。各设区市林业局资源站对本辖区内监测站建设负有协调、指导职责。各监测站建设单位负责站点建设、设备维护、数据收集、日常管理等工作,确保监测数据保持稳定、准确。
    三、探索运用,推动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监测成果运用。
生态定位监站是大尺度进行长期定位观测与集成研究的载体,要围绕我省重大林业生态问题,围绕全省、全国重大生态问题,进行全网联动,开展监测,为决策提供依据。收集的数据是持续和长期的,数据的使用范围、跨度很大,森林生态定位监测数据,在国家层面就为参与国际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排放贸易、联合履约和清洁发展机制谈判中提供翔实数据依据;在省级层面希望能在林业建设中遇到的诸如森林与水的关系、森林碳汇及碳循环、森林与气候变化响应等问题,提供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在点上,为当地林业生产、森林康养等提供科学数据。经过一年试运行,已经接收负离子有效数据90多万条,接收气象水文有效数据300多万条,开展了福建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运行维护,提升平台运行维护的专业化水平。推进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数据成果的应用,通过对测流堰、径流场等设备收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分析森林植被在水源涵养、维护生物多样性、防火抗病虫害领域的生态效益,为现代林业、造林绿化、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提供决策依据。
    (二)监测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各类监测数据采集网络,优化监测数据采集流程,构建全省统一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大数据平台。目前,我省定位监测网络已建成数据共享和发布系统,各监测站可以注册用户,实现数据检索、下载、分析和展示。今后要加快数据共享平台建设,首先各定位监测站之间可以交流共享监测成果,扩展到林业系统可以共享,近期目标是建设全省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全省森林生态系统监测信息高速汇聚、统一集成和共享应用。构建省、市、县三级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数据有效汇聚和互联共享机制,实现各个站点之间,各市(县、区)间监测数据的共享,为进一步利用监测成果搭好平台支持。
    (三)严格纪律要求。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可以探讨森林植物选择、群落构建及其养护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森林抚育和持续利用提供技术保障,也为森林健康评价、生物多样性消长、效益预测和后评估等提供科学翔实的基础数据。各监测站点要按规定及时将监测基础数据按规定报送省林科院。省林科院要认真分析各地报送的数据,梳理形成决策依据材料。未经同意,各监测点、各处室、各单位不得将监测数据对外公布、泄漏。
    同志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锐意改革、扎实工作,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新福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值此新年到来之际,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谢谢!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