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群防群治”原则,在全省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定格、定人、定责、定图”,着力打通乡、村两级和森林经营单位基层网格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形成预防为主、防灭一体、保障有力的长效机制。
二、管理体系
(一)省、市、县级网格。深度融合林长制工作和森林防火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属地网格责任。根据职责分工,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落实森林防火行业监管网格成员单位责任。
(二)乡(镇)、村级网格。网格负责人:乡镇级网格负责人由本级林长承担。村级网格负责人依据乡镇森林防火网格区划情况确定,一般由村支部书记(主任)承担。网格成员:乡(镇)级网格成员由乡镇党委、政府班子其他成员、包村干部、村级网格负责人组成。村级网格成员由责任区内包片干部、网格员组成。网格员:按“管护合同”签订的责任区为单位,承担管理网格的“森林防火巡护员、火灾隐患排查员、法规政策宣传员、火情报告信息员、早期火情消防员”的五员角色。
(三)林业生产经营单位网格。参照乡(镇)、村级网格,由网格负责人、网格成员(分片挂钩领导、片区负责人)、网格员(护林员)组成,负责做好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内森林火灾预防、火情早期处理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定格定责。一是摸清底数。对责任区内基本林情、重要目标、重点部位、重点人群、重点隐患等情况要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图文标注,做好台账。二是科学划定。根据辖区内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森林资源分布状况、风险底数等实际情况,统筹现有林长制网格资源,确定每个网格的范围、密度。三是网格公示。各级网格单位要公示网格化管理图,鼓励通过信息化平台强化公示工作。
(二)有效管火治火。一是加强隐患整治。排查网格区域林事、农事、祭祀、旅游等火灾隐患,建立台账,明确责任、时限和整改目标,闭环式推进问题整改销号。二是加强源头管理。在森林高火险期和重要时间节点增设临时检查站,严格登记管理,杜绝火源火种进山入林,推动林业、公安、电力等部门和属地网格联合打击违法违规野外用火行为,三是加强网格互通。加强林业、公安、应急、电力等行业网格和毗邻属地网格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监测信息互通、物资装备互用、基础设施共建、人员力量互补,实现“无火共防、有火共扑”。
(三)强化科技支撑。一是拓宽预警手段。加强人为活动频繁、重要设施周边、火情易发多发等区域的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实时汇聚前端感知信息,推进烟雾识别、火情蔓延等预警研判技术深度应用,提升森林火险预警能力。二是完善智慧平台。以省级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为支撑,依托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林火感知等系统,汇集护林员信息、林长制各级网格等基础数据。三是优化监管考评。建立健全网格员考评制度,利用护林员巡护管理平台,无人机应用管理平台加强统计监测,确保人员在岗、履职到位。
(四)提升防火能力。一是加强林火阻隔建设。有序开展防火道路与农村公路共建,积极构建城镇、居民区、学校等重点区域和网格周边自然阻隔、工程阻隔、生物阻隔相结合的闭环防线,提升网格系统阻燃能力。二是加强基础装备建设。加强各级森林防火物资保障,开展网格、重点林区物资装备标准化建设,加强网格员和火情处置队员的安全防护、野外生存类装备配备。三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优化现有防扑火队伍结构,实现区域联动、高效响应,组织开展实战化演练和比武竞赛,提升森林防扑火应急处置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层层压实责任,有效推进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地落实。
(二)强化经费保障。要结合同级财力情况争取将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建设和运行经费纳入部门预算,有效落实网格化体系建设、运行、管理等工作。
(三)强化督导考核。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不定期牵头组织对下级森林防火网格化建设开展督促核查,对组织不力、措施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对履职不力造成较大以上或重大影响森林火灾的,从严追责问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省政府部门
国家林业
省外林业
省内林业
新闻媒体
省政府部门
国家林业
省外林业
省内林业
新闻媒体
网站标识码: 3500000063
闽ICP备11015681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17号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冶山路10号您是第 位访客
主办:福建省林业局承办:福建省林业信息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